千鹤的开发日记未增删翻译免费: 从零开始,构建一个属于我的世界
项目日志:千鹤的开发日记 - 从零开始,构建一个属于我的世界
2024年1月15日,项目启动。
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虚拟世界,以满足个人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。该世界命名为“千鹤”,寓意着蓬勃发展,飞翔远方。项目核心目标:自主设计世界体系,包括地形、生物、故事架构、以及玩家交互机制。最初,项目代码基于开源引擎构建,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时间和人力投入。项目计划分阶段进行,初期集中于基础设施的搭建,随后逐步完善游戏内容和功能。
2024年1月18日,基础框架搭建完成。
核心游戏引擎已部署完毕,初步实现了世界地图的生成,并绘制出了一些基础地形。同时,我设计了初始的生物模型,以简单的三维模型作为原型,并初步测试了生物间的互动逻辑。
2024年1月22日,世界体系雏形显现。
根据初步的生物模型,我设计了“生态系统”模块。该模块模拟了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,为世界的动态平衡奠定了基础。这部分的代码编写和测试耗时较长,但最终实现了预期的功能。世界地图面积已扩大至10平方公里,初始地形包括山脉、河流和森林。
2024年1月25日,玩家互动机制初步实现。
在“玩家互动”模块中,设计了玩家角色创建与基本移动机制。玩家可以通过点击地图上的点来进行移动,初步实现了玩家间的简单交互,例如简单的相遇。
2024年1月29日,遭遇瓶颈。
在构建更复杂的生物互动逻辑和场景时,我遇到了技术瓶颈。复杂的生物行为模式和动态场景的渲染,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算法优化。目前正在探索使用更高级的AI技术,以便更精细地模拟生物行为。
2024年2月5日,方向调整。
为了解决技术瓶颈,我决定调整部分设计思路。将重点放在降低游戏复杂性上,先完成基础场景和关键交互机制,再逐步增加复杂性。我将把初始的复杂生物交互降低到简单的友好或敌对模式。
2024年2月8日,技术突破。
通过学习新的算法和优化代码,我成功解决了部分技术难题。新的AI模型更流畅地响应环境变化,使得生物行为更加自然。
2024年2月12日,新的起点。
技术瓶颈得到解决后,我开始构建新的游戏场景,并加入了更精细的环境细节。同时,在玩家交互机制上,我增加了物品收集和简单的任务系统,进一步提升了游戏的趣味性。
未来,我希望能够完善世界体系,增加更多特色功能,以及更多的生物种类,最终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虚拟世界。目前的任务是优化已有的功能,并为未来增加新功能做准备。